5月23日15:00左右,上海青浦区一工厂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其中包括华东理工大学一名二年级研究生。据了解,遇难研究生的导师持有事发工厂的股份,并曾多次安排学生在工厂进行商业研究或实习。
发生事故的上海焦耳蜡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研究开发特种蜡、合成蜡的企业。2015年6月30日之前,张某雨是上海焦耳蜡业有限公司的法人。此后,这家企业的法人变更为张某军。多方信源显示,张某军是张某雨的哥哥。官方资料显示,张某雨现为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在华东理工大学学生看来,张某雨“更像一个商人,不太关注学生的利益”。没有哪一个研究生刚入学不是抱着做好科研,做有价值的科研的期望,最终却因为现实不得不放弃最初梦想,不得不值得思考。
马来西亚各大有实力的老师都有海外留学的背景和经历,而绝大多都是从英国留学完成博士学位的,也有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完成博士学位的。这些人力资源资源无疑大大增强了马来西亚国立大学国际化的能力和水平。
马来西亚国立或私立高等院校中马来西亚国籍的老师占绝大多数,也有来自世界其他国家的教师。马来西亚留学教育部对所有学校的师资都有一个明确的管理标准。学校每年还必须向教育部申报师资的更新和流动情况,只有相应资格的教师,才会获得批准,允许在这些机构执教。由于马来西亚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各高等院校都囊括了一批拥有先进国际学术背景和富于教学经验的职业教师,而且绝大多数老师都有海外留学的背景和经历。
这些受到欧美教育的老师们之所以选择回国发展,不选择留在海外发展,完全是处于对国家的感恩,对国家的感恩使得他们回到自己的祖国,对这个国家人民的责任心使得他们都非常敬业和负责任,他们如今都是马来西亚高校的中流砥柱,肩负着非常重要的使命:发展这个国家的教育。有这样一大批具备国际水平的高素质的教育家在积极发展和建设马来西亚的教育,何愁教育不兴呢?
通过对马来西亚留学体制的考察让我们不难得出:马来西亚留学热的兴起不但与当地政府的大力推动有关,更是广大马来西亚留学生对马来西亚教育制度的充分肯定,体现了马来西亚师资力量的整体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