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20年,林国荣创意科技大学(http://www.limkokwingchina.com/)早已冲出国外,并在多个国家设立分校,单单在国内,学生人数已经接近一万名,不久前还摘下了“现代创意之父”的冠冕……
不懂烹饪的人,可以做厨师吗?没有驾驶执照的人,代表不会开车吗?如果没有大学文凭的人,可以创办大学,而且还是一所享誉国内、闻名国际的大学的话,笔者怀疑,“不可能”这个字眼难道真的不存在吗?
从1991年迄今,短短20年,这位“仁兄”早已冲出国外,并在八个国家合理分校,单单在国内,学生人数已经接近一万名,成长速度令人咋舌。
这名号称“于全球7500万同姓人物当中,成为世界首名林氏大学创办人”的强人,不久前又摘下了“现代创意之父”的冠冕,你还猜不到吗?他就是林国荣创意科技大学(Limkokwing University of Creative Technology)创办人兼总裁丹斯里林国荣博士!
没上大学也能办大学
“我没上过大学。然而我却创办了大学。”
丹斯里林国荣笑说,中学毕业后,由于渴望驾驶跑车,为实现缠绕心中多年的梦想,他做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决定。
“我太爱跑车了,只好从事跑车销售工作。”
看不出吧?然而,就有那么一天,他不小心把公司的跑车撞毁了,只好悻悻然地离开。
随后,爱好绘画的丹斯里林国荣即从事插画师的工作,没有多久就厌倦了毫无新意的工作,于是再度离职,成为一名记者。
“没多久,我又开始厌倦了记者的工作,还记得有一天实在闷得发慌,只好在公司随手画画,被主任撞见后不但没有责骂,还要求我连载漫画,渐渐地,连设计报章封页的工作也交给我。”
然而,被赏识的他还是厌倦一成不变的工作,于是离开报馆,投身广告公司。
由于在广告公司担任要职的缘故,丹斯里林国荣必须著手培训工作,于是他设立了一间培训中心,以便培训优秀的人才为自己工作,而这就是林国荣大学最初的胚胎,没想到最后孕育出一所庞然大学。
勇于创新 带来惊喜
设立在赛城的林国荣创意科技大学(http://www.limkokwingchina.com/),目前有逾9000名学生,其中70%为外国留学生,学生来自140个国家,连该校的官方网站都超过3亿人次登入,非常夸张。
“我们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所以透过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到的东西往往比功课学业上还来得多。”
询及如何吸引如此广泛的学生前来留学,丹斯里林国荣说:“不要跟随,要创新,成为领航人才能招来成功。”
“世界上每一样物品都必须经过设计,设计涉及构思、资料搜集,设计是主意的表达,所以创新的主意非常重要。”
如何定义创新?
“创新不是发明,创新是改良一件旧的物品,让它成为新的、更有用的一件物品。”
他接着解释:“创新有两种,一种是‘渐进式创新’,另一种是‘突破性创新’。前者是把一件物品改良,提高它的价值,是一小步一小步地进步,如可以听歌的跑步机;后者是天翻地覆的创新,如设计一辆利用植物油行驶的汽车。”
“我喜欢给人惊喜,做一些你想象不到的东西、做他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这造就了今天的我,就像很多人说,去伦敦创办大学是不可能的事,那里有许多名校,然而我做到了,并且做得很不错。
“人必须相信自己,当然,这需要稳扎的根基,我们去之前也做了不少功课。”
要历史教诲 非历史方法
“30年前,90%的老板都是会计师;现在,老板都是搞市场及品牌的。”
他说,中小型企业有高达99.2%是华裔,然而低于10%的雇主善用网络力量。
“没有品牌,就没有长远的生意,怎么说呢?再好的产品也需要一个‘名字’,如果顾客在购买你的产品之前先想起他人的名字,你的产品如何畅销呢?”
“品牌需要被发展,当然,宣传需要的更多数在创新及国际性的构思,而不只是砸钱。”
“事业和工作性质都在变,年轻人应该专注于未来的趋势,然而许多父母总是以过去的经验来教导他们的孩子,孩子需要历史的教诲,不是历史的方法。”
丹斯里林国荣一再强调“创新”,笔者好奇,站在世界尖端的他,究竟如何学习?
“网络缩短了我们学习的时间,当然,阅读也很重要,然而,与其不停地阅读,不如花更多时间思考。”
思考些什么呢?
“思考事业在三年及五年后该有的样貌,然后专注于你的计划,一步一步地实现。当然,首要条件还是创新,如果你的计划创新,即使再坏也是第一名,如果你是跟随者,即使再好也只是第二名,而人们往往只记得第一名。”
不看现状 只看未来
不说不知,丹斯里林国荣已经65岁了,笔者好奇究竟他打算几时退休?
“退休?没这一回事!”
出乎意料之外,对于笔者的问题,丹斯里林国荣显得一脸惊讶,仿佛我的问题有如“请问太阳在哪里升起”一般多余。
很显然,他仿佛第一次认真地思考“退休”这个字眼带来的意义,略微沉默后,他认真地告诉笔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你脑袋的知识越多,如果退休,那不是很浪费?我们应该把脑袋所装载的发挥出来,去实践性的计划、构思,这不是比退休更好吗?
稍微停顿后,他补上了一句:“也许,10年后会退去幕后吧,再给我10年。”
难道丹斯里林国荣还不满意目前的成就吗?
“不能说满意,人一旦满足于现状,就会松懈下来,所以我不看过去,不看现状,只看未来。”
这意味着,将会设立更多分校吗?
“我打算在两年内开设至少六间分校,而我们的目标,是10间。”
在此要说明一下,由于我们的采访时间约在星期六,而在此之前,丹斯里林国荣才刚刚结束了一连串会议,周末还需要工作,难道不疲倦吗?
“对我而言,周末不代表休息,感觉疲倦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继续工作,就是如此简单。”
“当然,我会花一部分时间给家人,然而基本上我不把这些事项当成工作看待,它只不过是日常事务,我只是做一些我必须做的事。”
采访完毕后,马上就有工作人员前来通知丹斯里林国荣,某某人物已经久等,看似又有至少一个会议要赶场了。步出房门前,他回头对我说:“我明天还有三个会议要开呢!”
采访手记: 如果我可以 你也可以
丹斯里林国荣博士在受访时,很喜欢说:“如果我可以,你也可以。”这句话,出自于身份如此显赫的人物口中,除了令人感到不好意思之余,还真的起着鼓舞作用。
也许是他头上承载着太多响亮头衔的关系,丹斯里林国荣总给人一种“霸气”的感觉。然而,他却时常自己爆料说:“我爸爸是木匠,我没有读过大学,这又如何呢?如果我可以做到,为何你不可以呢?”
实在,当我知晓丹斯里林已经65岁时,我顿时为他的敬业乐业肃然起敬,看他步入会议室时,神采飞扬、步伐轻盈从容,我由衷的认为,热爱工作的人,是在很难不成功。